研究观点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动态 > 研究观点

【K50智库】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身之本

发布时间:01月10日

近日,清新环境(002573)总裁李其林在参加由中国资本市场五十人论坛(智库)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战略转型及产品创新研讨会时表示,企业的『立身之本』还是要有技术创新,所有的订单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获得企业的坚实利润。

李其林_副本.jpg

以下根据现场实录整理:


环保是经济体系中特殊的一个产业,我们做环保的人也称之为服务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兜底服务。首先总体来看,我们从战略上看好这个行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经济再好有雾霾,肯定也不叫好,所以环保需求肯定是在的。第二个就是在政策上政府已经把环保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环保也成为了去掉落后产能的一个抓手,因此当下环保政策是非常热的,在中国可能持续几十年。


但是这个产业现在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当下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们的环保到底应该软一点还是硬一点,现在包括环保部和很多部门都在平衡这个问题;环保执法过程中应该一刀切还是更加智慧化一点,这个问题也是比较纠结。京津冀这几年雾霾治理非常好,这包括大气点源治理贡献最大,还有一块是行政部门对很多中小企业可能采用类似一刀切关停的措施带来的。这种环保达标,对产业发展可能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个就是宏观环境去杠杆对环保产业的挑战。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环保产业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挑战,环保产业是典型资金驱动的行业,央企、国资、地方政府在宏观去杠杆情况下资金紧张,对环保企业欠款不断增加。二是金融机构抽贷,环保产业很多是民营企业,前年到去年这一轮抽贷比较严重,出现很多现金流出问题的案例。


第三个挑战是整个资本市场低迷,而环保产业大部分上市公司市值在去年跌幅相对更大。环保本身是高度依赖资金和政策驱动的行业,低市值和低股价让环保上市公司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国资纷纷进入环保产业。央企、地方国资大家进入环保产业,去年整个资本市场低迷的时候民营很多环保公司被央企国企接盘了。产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可能对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变化。以上就是关于环保产业面临挑战的看法。


再说环保产业面临的机会。第一,区域性综合治理的机会。环保原来主要是点源治理,现在政府要区域综合达标的一个效果,所以需要很多环保技术的升级,监控技术及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综合治理方案等变得更有需求。


第二是商业模式提升的机会。从原来的工程设备单一供应到整个的投资,到服务,到第三方治理和运维,这也是产业机会。


第三个机会是混合制下,无论是顺向混改还是逆向混改,环保企业里现在有了很多混合制企业,这些企业未来能不能成为一个新动力,做出一个新的变化,这是我们想看到的事情。


第四个机会是绿色金融。讲资本、讲转型,环保产业是深受资本融资之苦,绿色金融提出来就是因为环保产业融资难。绿色金融怎么样做好绿色债权、绿色股权的投资,未来有很多可以创新的空间。


第五个机会就是区域或地方政府绿色发展转型的机会。现在地方政府环保和绿色发展基本是一把手、双首长工程。原来环保局和监测执法不足以支撑绿色发展和系统规划这样一个体系的。所以环保企业能不能在治理业务外加上咨询、规划、投资等服务,整体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合作伙伴和咨询顾问,这也是一个发展机会。


最后谈一谈环保企业经营的体会。当下我们环保企业该做什么?首先要做企业内部要素整合。环保公司大多从技术、设备起家再做市场,现在应该在资本、管理上提高内功。第二个就是做行业协同。比如做大气治理的公司,要解决政府的综合环境需求问题,可能需要拉上一些水治理公司、土壤治理公司和监测公司一起形成一个产业联盟,才能解决政府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国际化。因为中国环保特殊性,我们有一些环保技术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比发达国家还领先,比如大气治理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有很多拓展机会。而最后一个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立身之本最终还是技术创新,无论商业模式如何改变,所有的订单最终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获得企业的坚实利润。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邮箱:contact@fushengjinke.com

电话:010-8302 0278

COPYRIGHT © 五十人资本市场论坛(深圳)有限公司 www.cm50.org.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7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