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观点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近日,香港周生生集团中国战略总经理黄子龙在参加由中国资本市场五十人论坛(智库)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战略转型及产品创新研讨会时表示,零售行业不仅是消费市场的竞争,还有人力资源的竞争,目前国内消费零售企业普遍面临员工严重短缺等问题。
黄子龙认为,零售企业本身面临转型,面临线上互联网的竞争,解困一是靠创新,二是靠资本,没有资本解救传统零售企业肯定是一片倒,今天只是一个开始。
以下根据现场实录整理:
2019年,香港企业上半年还好,下半年普遍消费零售业下降都是30%到40%之间,目前香港企业更依赖于国内市场的发展。2020年,加大内地市场投资是肯定的,毫无疑问,这是香港服务企业、零售企业、资本企业脱离困境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时候国内环境,面临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就业指数问题,消费零售企业反映非常敏感的就是员工短缺,招不到人,不光在北京招不到,在二三线城市都招不到,甚至四线城市也招不到。工资水平在当地来讲还是偏优的,但是招不到人。这是困扰我们下一步国内市场发展、服务业发展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资金的困扰,也没有市场的困扰,也不存在技术的困扰,他们有产品,有创新能力,但是就业的人招不到。不光我们一家,其他家也是一样的,零售行业不仅是消费市场的竞争,还有人力资源的竞争,不一定是人才,就是基本的就业人口,这和大家谈到的金融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我体会最深刻的。
关于消费,因为我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发烧友或者关注者,也是一个消费市场的践行者,负责国内市场二十年,从品牌、零售经营到商业地产,一直在这个圈子里。从目前情况反映来看,国内面临的困难会更大一些。外资零售面的困难是落地的问题,国内零售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今年以来,传统百货,尤其是国字头面临欠债的困境,面临资金的困境,面临不能创新的困境,没法发展。
我经营的企业在很多地方也是收不回来,最近有一个问题被横向整合解救,最后还要靠资本解救零售市场、零售企业,这个资本原来不是干这行的,也不是房地产的,现在很重要的趋向就是地产企业,尤其是商业地产企业围猎零售企业,具体不举例了,北京也有,外地也有,天津、西安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地产企业遇到困境,最容易转的就是输出资本,兼并零售企业,这也是解救困境带来的机会和手段。零售企业本身面临转型,面临线上互联网的竞争,怎么解困,一是靠创新,二是靠资本,没有资本解救传统零售企业肯定是一片倒,今天只是一个开始,这是我的看法。
我其实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凝聚中国的资本力量为中国服务,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为什么股市深股、沪指一直是这样一个状况,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好,消费发展这么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美贸易协议签订,香港的股指马上上去600多点。为什么我们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经济这么好,不能运用中国资本市场凝聚中国资本力量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一个大问题。二是关于零售,现在互联网零售巨头,京东也好,阿里也好,几大零售巨头形成。但线下实体零售几乎没有形成巨头,从资本来讲,整合线下零售是一个机会。过去大家不愿意投零售,觉得零售回报率太低,一块钱一块钱的卖,一块钱一块钱的收,又是劳动密集型的,要用很多人,又是资产密集型的,要用很多资产,大家不愿意投零售,现在是无奈了,搞房地产搞不下去了,大家把钱转向零售业、商业,换句话说就是进入了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
我的孩子在美国工作,他昨天跟我讲,在波士顿如果哪天有快递上门收件,大家都解放不得了,美国就没有。在美国做体检,X光片也需要预约一星期到十天,在中国就非常方便。我们的服务业已经延伸到非常细的方面了,但是其他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怎样接轨,资本市场怎样与零售服务业接轨,关键是线下服务业没有形成规模,让大家觉得没钱可赚。
刚才我提到的问题也是希望寻求一个答案。香港资本市场依旧很活跃,我们如何能够运用香港经济市场继续为国内服务。